查看原文
其他

贝浩登香港|延斯・梵歌个展 “灵韵”

PERROTIN 贝浩登PERROTIN 2023-03-24




贝浩登(香港)荣幸呈献瑞典艺术家延斯‧梵歌(Jens Fänge)自2017年起在香港空间举办的第二次个人展览。是次展出的一系列新画作将化身成画廊内接近真人尺幅的场景之元素。


1935年,德国思想家、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文中,提到艺术“灵光”的渐褪,指出复制图像失却了原作拥有的独特时空情境。在贝浩登 (香港) 最新的个展中,梵歌借本雅明的“灵光”概念为题,以此哲学难题挑战观者,并作出诘问:若没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作基础,到底“当下”意指何物?梵歌将不同的媒介及图像类型拼凑成复杂的拼贴及集合艺术作品,产生超越时态及纷繁的视角,当中又呈现了怎么样的“灵光”?



Ängel, 2022. 板上油画、乙烯、织物. 89 x 73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S, 2022. 板上油画、乙烯、织物. 89 x 73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梵歌常以超现实的构图探索人类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并在当中隐藏大量对他的创作带来过影响的艺术史彩蛋。譬如意大利形而上学画派代表乔治・德・基里诃画中阴暗的拱门建筑;波兰装饰派画家塔玛拉・德・蓝碧嘉冷色调的肖像画;法国立体主义画家、雕塑家乔治・布拉克那些琢面的物体形态;还有俄罗斯画家、美学理论家瓦西里・康丁斯基那些色彩斑斓、纵横交错的形状等。然而,梵歌甚少将前人的创作元素明显地包含于画作中,他更倾向经由个人消化后,以模糊和普遍的印象去表现关于艺术史的比喻——例如人物所穿的针织衣上之几何抽象图案、在日常居所的墙壁上出现之文艺复兴风格婴儿基督画作。不同的风格和流派,经梵歌灵巧的绘画元素和“画中有画”、“框中有框”的手法,得以好好地碰撞与交会,并且无处不在地隐现于其作品中。众里寻物、挖掘彩蛋的游戏虽可能将观者领进文化经典现实中的死胡同,却也同时带观者进入更深层次的叙事思维里,放下既有认知去观察,说不定能在梵歌拼贴世界中的人物间找到个像自己认识的人。



Aura, 2022. 板上油画、乙烯、织物. 124 x 97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Aura (small), 2022. 板上油画、木头、织物. 63 x 54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另一刻意叫人摸不着头脑之处,在于梵歌把作品中“主体与客体”、“物象与背景”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尽管人们或会期望艺术家画中的建筑物及其构成的环境和空间,可为画面构图提供较坚实的结构,但实际上梵歌却喜以矛盾的形式将之呈现人前:像画作中的彩绘墙壁,会消融在一片墨水和油彩之中;墙壁间角落的缝隙及门框之上,摆放着拼贴在卡片或铜板上的微型绘画,空间深度的错视效果因而被抵销。梵歌偶尔还会通过将室内外的场景置于同一画面,例如在狭窄的房间内划一棵树或建筑物外观等,以增强其对比感。



Grande Tête (Rising), 2022. 板上油画、木头、织物.  139 x 115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与此同时,梵歌创作的人物总是被突兀地置入画中。人物不时以被截肢和压平的形态出现、或被简化成仅余头颅在飘浮,或身体只有局部被上色。这些被裁切的人物,更像是入侵者多于居住者,时以幽灵的姿态盘旋于楼梯间和房间里,或于密集及抽象的图案背景中,突然设下对比强烈的留白。相反,在背景色彩较简朴的作品中,人物又会忽尔展露一节上了色的手臂或发簇,但其余身体部位却消散在空白的墙壁或地板之中。


有些作品又善用不相称的比例,营造人物与场景的疏离感,透过缩小房间或建筑物外墙,使人物的双腿被悬吊于空间的边缘之上,模拟出走在人造背景前的特殊视觉效果。更令人不自在的是,有时候建筑元素会被叠加到人物身上,例如在某些作品中,画中人的眼睛被小型的壁龛或地下室台阶的图像所遮蔽,因而变得诡异。


纵观梵歌超现实风格作品中众多重叠的元素,观者或无法轻易解析当中陈设的摆放位置及其之间的关联。到底那双被壁龛遮盖的眼睛,是否暗示什么藏在人物脑海中的秘密?到底那个拥抱空白剪纸的人,内心是否有所渴求或感到失落?到底那黏在某女子巨形头颅背后被倒置的男人,是否只属女方虚构的想像?



Since Sist, 2022. 板上油画、木头、织物、铜板. 73 x 62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Parlemor, 2022. 板上油画、墨水、乙烯、织物、木头. 186 × 124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模棱两可的状态,源于梵歌充满自由联想空间的创作方式。他会在其位于斯德哥尔摩的工作室中,把各种绘上背景的木版、材料和裁切出的图样陈列在地板上,并为各式各样天马行空的构图配置进行实验,以激发比预先构想好的画面所蕴藏更强大的创造力及玩味。不规则的形状可供梵歌拼凑及画成一张脸;人形的剪裁图样可被旋转或调换位置,以展现人物或平静、或奋进的状态。梵歌的创作过程涉及连场“运转”与“变形”,当中无限的活力亦被烙印在作品的缩影里。这些作品不受概念或叙事形式所限制,尽是错综复杂的联想或狂想,容许观者根据各自的想法,自由地解读或投射出当中的叙事逻辑,甚至连艺术家本人也无定论,每一张作品都是一个谜团,画中各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离异,不禁让人联想到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布尔克利对“梦里具自主意识的他者”的描述。


梵歌的作品之间最明显的连贯性就是反覆出现的题材。一个配上米白色房门和瓷砖墙的房间,以各种配色、规模及人物的配搭反覆出现在不同的画作中;外貌几乎一样的人物和动物在几个不同的场景中出没。更根本地说,人物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不同场景中:一群出现在此作的朋友,于彼作则被置于一小型“画中画”里,也许暗示着这是由一位在画外的摄影师所捕捉的瞬间。此重复性制造了时空的立足点,指引观众将视觉元素组织成一个半连贯的历史,人物们在当中或曾到访某地、留下回忆、翻新居所等。然而,这只是一段由有意识的推理和潜意识的本能编织而来、无法定案及不可考的历史。



I am with you always, 2022. 板上油画、木头. 52 x 82cm.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作品的场景透过是次展览空间中的壁画及地毯延展至画面以外,而墙上的海报则是由艺术家从工作室拍摄的建筑物外观照片转化而成,经数码修图后,窗户被涂黑,看来像极画中房子的窗格。观者就像是被邀请进入由梵歌精心设计的神秘场景,置身于一出即将展开的戏剧般。若说梵歌的作品别具灵光,相信当中的审美体验并非由物质性所构成,而是透过许多反覆无常的逻辑及如梦似幻间窥视的事物所建构而来,这种“美”即使近在观者眼前,却难以捉得住、猜得透。




延斯·梵歌肖像. 摄影: Claire Dorn.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受20世纪初的拼贴法和古老的影子戏影响,延斯·梵歌拓展出一种超现实的套娃 (matryoshka) 式美学,聚合不同图像,画中有画。他兼收并蓄,几乎包罗了所有图像类型,由肖像、静物、室内景观、城市面貌以至风景,全以抽象几何方式共冶一炉。创作媒介和物料也时有不同,涉及油彩、铅笔、软塑胶、卡纸、布料等。在延斯·梵歌精致的作品里,轮廓鲜明的主角常以剪贴的形式跃然于画面,仿佛游走于重重迭迭舞台般的图层之间,无论是单幅作品还是系列作品,多变的视角构成了一个无尽的复杂迷宫。


梵歌的作品已多次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展出,包括奥斯陆的挪威国家美术馆、哥德堡美术馆及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画作也在国际展览中屡次亮相,如美国图森当代艺术博物馆。众多公共及私人收藏机构皆有他的作品,包括斯德哥尔摩现代美术馆、MAGASINIII当代美术馆与基金会、哥德堡美术馆、斯德哥尔摩H&M总部大楼的永久装置、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




延斯・梵歌于贝浩登(香港)个展“灵韵”现场, 2022. 摄影:Ringo Cheung. 图片提供:艺术家与贝浩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